加快中职教育均衡 助力脱贫攻坚实效
日期:2022-10-20 17:44:10  作者: 来源:

加快中职教育均衡助力脱贫攻坚实效

四川省射洪县职业中专学校校长   

【摘要】加快中职教育均衡,落实解决中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大力发展中职教育、提升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发挥中职教育在精准扶贫中的重要作用,打造扶贫新名片。

关键词】加快中职教育均衡发展中职教育 助推精准扶贫

2019年1月,国务院出台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7个方面20项政策的举措,释放出强烈的信号,吹响了职业教育改革的号角。四川省目前具有中等职业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学校 498 所,其中教育部门管理的中职学校有 411 所,公办学校有 225 所,民办中职学校 186 所。从内涵发展来看,省内国家级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 39 所,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 41 所,省级重点中职学校 55 所。在校生人数约 78 万人。中职学校总体生师比为 21.6:1,全省中职学校专业教师中“双师型”占比达 67.9%。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我省中职教育仍有不小差距,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必须加快中职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发展中职教育、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充分发挥中职教育在精准扶贫中的重要作用、打造扶贫新名片。

一、我省中职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困难

1、普职比严重失衡

据统计我省2019年在校高中阶段学生201余万人,其中普通高中学生123万人,占61%,中职学生78万人,占39%。全省平均普职比为6.1:3.9。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四川广大丘陵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普职比更高,一般在6.4:3.6左右,只有成都、泸州等少数几个地方通过政府大力调控普通中学和职业中学的办学规模,近10年普职比基本达到5:5左右,大体相当。

2005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10年颁布的教育规划纲要、2014年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等政策文件明确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要“大体相当”。

2、专业课教师公招、外聘、引进困难大

我省大部分地区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师是从大专院校选拔而来的,没有企业工作经历,技能技术较差,不能带来新技术、新工艺适应市场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外聘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外聘教师工资由学校自筹经费发放,资金缺口大,无法聘请一批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到校任教。学校缺乏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的教师,对学校提档升级不利。2015年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试行)》明确要求要求,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应有5年企业行业工作经历,中职学校外聘教师比例不能低于1/3,且每五年一重聘。

3、地方教育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低

   我省中职教育普遍经费紧缺,学校现有的实训设备虽然能暂时满足学生的实训需要,但用人企业的设备在不断更新,现有的实训设备无法实现与企业需求的对接。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强调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要提升发展保障水平,完善经费稳定投入机制,地方教育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但绝大部分地区在执行这个标准和要求时都难以达到。

    4、校企合作层次较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需提升

我省大部分是丘陵地区,经济落后,企业生存发展困难,特别是选人用人难更是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新生力量,特别是中职毕业学生,大都想到外面去闯一闯,不愿在家门口就业。企业只能向社会招收四五十岁以上的中老年员工,对企业的发展和转型升级非常不利。目前各地职业教育与本地企业还处在低层次合作阶段,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较差。一是由于学校师资和设备问题,不能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对接区域内工业和经济发展。二是企业往往从自身利益考虑,对合作办学热情不高。三是政府也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四是缺乏校企合作的信息交流平台。校企合作往往是学校“落有意”、企业“流水无情”。 企业只想用人,而且把人拿去都是放在一线流水线作业,基本没技术含量,工资低,留不住学生。学校也多次给企业送学生就业,但留下的学生很少,双方都不满意。迫切需要校企双方加强深度合作、对口为企业服务,推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5、中职学生农村和贫困家庭多,就学就职压力大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80%以上来源于农村,只有不到20%的学生来自于城市。贫困家庭学生比例大,远远高于同期普通中学。统计全省高中阶段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分布情况,职业中学占比为10%左右,普通中学为2%左右。贫困家庭大多是单亲、孤残、疾患、留守家庭,很多学生存在自卑、压抑、不想读书等思想。有一部分学生属于身体残疾或心理残疾,家庭和学生本人属于社会弱势群体。对国家有关政策宣传力度不够,导致贫困家长和学生不能及时全面了解,大部分家长和学生不愿选择职业学校。

二、加快教育均衡发展,助力脱贫攻坚的建议

1、调整高中阶段教育布局,合理规划普职办学规模

一是将现有部分普高改办为职业中学或停招,缩小普高招生规模,扩大中职招生规模,使普职比大体达到国家要求。二是设置普高招生分数线,参照成都、泸州等地做法,将就读普高设置分数线(线上线下各占50%),凡高于该分数的学生可以读普高,也可读职高,低于该分数线的学生只能读职高。三是积极发挥主流媒体的力量,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重大意义和方针政策,宣传近年来职业教育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做法,宣传高素质劳动者和优秀技能人才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贡献,宣传大国工匠精神和制造强国战略。积极消除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提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和重视程度,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
    2、积极解决专业课教师入口、外聘、引进问题

一是政府每年拨专项资金用于职业中学外聘教师工资,出台引进高学历、高技能人才政策,吸引人才到职业中学任教。二是政府人事、劳动部门应建立企事业单位工程师、技师、能工巧匠的专业技术人才库,根据各职业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向学校提供人才信息。三是加快职业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研究制订职业学校向社会招聘、录用、选拔专门人才政策。打破单位性质、个人身份界限,向社会录用、选拔适合于职业教育的专门人才。

3、地方政府积极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长期以来,地方财政对教育的有限投入主要是在义务教育,用于职业教育很少,加之农村职中一部分学生交不足学费,使职业教育经费来源大大减少。职业教育是高投入的教育,要将学生培养成技能技术人才,教育教学必须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与创新思维的培养,这就要求购买相应的实习实训设施设备。地方政府应该每年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于重点扶持职业学校增加设备,改善办学条件。要尽快落实教育附加费30%用于职业教育、各级财政部门配套的中职学校基础能力建设专项资金等政策。

4、推进深度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由政府牵头建立 “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办学模式。根据区域内就业市场和企业需求,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联合培养方案,确定专业设置、教学计划、实训计划,达到按需而设、按需而教,使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符合企业的需求。企业参与招生,为订单班提供奖学金。在学校实训基地和企业生产车间共同对学生进行师带徒式技能培养,每期的学习成绩由校企双方共同考核。政府出台校企合作激励机制,制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减税方案。建立政府牵头、行业与协会参与的校企合作交流平台,便于校企合作沟通。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挂钩。

5、对接扶贫攻坚,做到精准实效

发展好中职教育,不仅事关脱贫攻坚大计,更是关乎社会稳定和公平,也是长远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发展职业教育就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发展职业教育就是最好的精准扶贫。习总书记指出,中等职业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的一条重要途径,特别是中职教育,在精准扶贫中能达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是加大政策宣传,引导社会正确认识职业教育。国家和省级相关部门针对职业教育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利好政策,比如免学费、提供助学金、发放助学贷款、中职升高职单独测试、优先安排公益性岗位等等。一方面为贫困中职学生上学减轻了负担,让每个学生都能上学,最大限度的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就业,带动家庭脱贫致富。另一方面打通中职升高职的上升通道,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发展提升空间。

二是理顺职业教育与培训体制机制。改变目前职业教育归教育行政部门管理、教育扶贫资金归地方扶贫部门管理和中等职业学校由教育部门管理、技工学校由劳动部门管理等各自为政,从而造成经费两条线、体制两张“皮”的现状,健全职业教育扶贫体系,实现“1+1>2”的效果。

作者简介:蒲伟,男,1970年6月出生,四川省射洪县人,大学本科学历,四川省射洪县职业中专学校校长,盟员,高级教师,四川省特种作业(登高架设作业)培训教师,高级管道工,四川省政府采购评标专家,初中级管道工考评员,遂宁市第五、六届政协委员。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链接